(来源:微信公众号 首席审计官)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内部审计行业发生了两个重大事件,一是审计署发布了新修订的《国家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二是中央审计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这两个事件无一不在宣告着内部审计地位的上升。对于从业人员而言,借此机会重新理解行业定位,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能力,就成为了2019年起的两门必修课。面对行业的新形势与新变化,最先掌握其核心的从业者,无疑能在大洗牌中取得优势地位。
(一)重新明确自身定位
一般而言,现今的内部审计部门被视为是企业或单位的牧羊犬,担负着在组织内部对组织进行独立客观的监督与评价活动的职能。这种定位当然有其道理所在,也是目前大多数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自我定位,然而结合去年已经发生的行业变革,不难发现这种定位的局限性在新时代已经愈发显现。
国内现有的内部审计定位,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国内部审计机构设立的特殊时代背景。由于我国的内部审计机构最初是作为国家审计职能的延伸设置在组织内部,需要接受审计机关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因此行政意味比较重,这种角色特点也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由国有经济辐射到了整个市场。因此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政府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固然保持着偏行政化的内部审计制度,民营经济中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的企业,也受到了这种风格的影响,以至于在实务中,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自身定位问题:开展工作时被视为管理层派来的“钦差大臣”,然而提出的意见其实常常不被领导重视;日常工作中又因为常常对其他部门实施“突击检查”,因而不被其他部门的同事待见,成了上下不讨好的一个特殊部门。
笔者认为,自今年起,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内部审计的行业定位将会随着新《规定》的发布而逐渐明确:
对于政府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从业者,刚刚过去的2018年中各项行业变动,都在宣告这些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有了更高的地位。内部审计不再和国家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基建工程审计等存在模糊不清的边界,甚至常常出现职责被其他类型的审计侵蚀覆盖的情况。新规定与中央会议精神已经明确了内部审计在当前政府与企事业单位运行机制中的重要地位,并且要求领导干部重视并运用内部审计工作结果。从业者更多应当考虑的则是如何强化自身素质,并且做好准备应对接踵而至的更多类型、更多数量、更大规模的工作。
而对于私营企业的内部审计从业者,行业变化中最值得关注的地方是内部审计定义的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的监督范围拓展到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领域,内部审计终于在官方定义中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两个现代企业管理最重要的领域正式捆绑在了一起。笔者一直坚持认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的根基,审计日常工作的抓手。财政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会将内部审计的工作目标锁定在真实性、合法性上,其实效益性一直难以发挥。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目标的指向,会将内部审计定位于问题导向式的专项审计工作,并且往往侧重于外部监管政策与内部制度的执行。在目前的私营企业内部审计领域,内部审计部门承担的角色更多依然是查找问题的“突击队”,对于领导关心的领域实行专项问题检查,其工作不仅往往与专项审计难以区分,而且工作内容大量被社会审计以咨询业务、内控指导等名义所替代覆盖。而新《规定》的修订,正式赋予了内部审计部门融入企业内控制度建设与风险管理的权利,可以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升效率、创造效益,这对于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效益性具有重大意义。内部审计从业人员在2019年应当明确自己的这一新定位,重视自身工作对于企业经营改善的效果,而不是滞留在过去“钦差大臣”、“突击检查小组”的老角色中。
(二)有针对性提升个人能力
早在2016年,IIA秘书长兼CEO理查德.钱伯斯就在《内部审计:做好迎接未来的准备》的演讲中指出:财务会计、IT运营、沟通技能、分析/批判性思考能力、商业敏感度、风险管理确认等六大能力是内部审计人员必备的工作技能。如今又是数年过去,随着行业的变化,我们发现这六项能力要求都显示出了其重要性,而笔者认为,IT运营、沟通技能、风险管理三项能力的重要性尤为凸显。
IT运营能力:事实上,最近几年来AI、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整个审计行业都带来了一定的恐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开始陆续推出自己的AI审计机器人,行业领头者开始探索利用新技术简化审计工作流程的可能性……从业者们开始被未来可能被人工智能所替代,或者工作内容不再被需要的悲观情绪所笼罩。虽然从目前来看,新技术距离广泛实践应用还有较大的距离,上述恐慌情绪的产生为时尚早,但是技术革新已经为整个行业敲响了第一次警钟:技术发展是世界上最令人振奋的事情,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无情的事情,它不会因为任何人或者任何事而停下自身的脚步。早晚有一天,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成熟将成为对审计从业者的一次大浪淘沙。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与行业形势下,加强自身对相关理论的了解,关注行业动态,有余力者尝试进行一定的学习并与自身专业知识相融合,就是从业者们从今年开始要经历的第一个考验。
沟通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一致是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必备素质,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行业对于沟通的要求产生了变化,内部审计从业人员对于这项必修课也要进行相应的更新与重新学习。以往,内部审计工作沟通的重点可能更多的放在如何处理好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关系,如何简单有效的达成自身工作目标等方面。而随着行业的变化,自2019年起,内部审计从业人员更应当关注在工作中获得他人认同的能力,将自身建议有效的向其他部门进行传达并令其他部门接受,才能真正将内部审计工作成果转化为企业的效益。同时,以往的内部审计从业人员往往忽略与外部专家的沟通,在工作中出现闷头干活、闭门造车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虽然能够取得工作成果,但是对于企业在整个行业中地位的提升与发展作用相对有限,而多与外部专家进行交流,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动态、政策情况与市场数据,有助于内部审计人员打开思路,提出更为优质的审计意见并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更高质量的参考。
风险管理的敏感性:新《规定》正式将内部审计同风险管理紧密结合在了一起。而正如理查德.钱伯斯在2018年底所写的那样,“风险充斥了内部审计师的世界。因而,风险影响了我们的审计计划,作用于我们的利益相关者,决定了我们的成败。这就是我们话费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组织识别、理解、减轻或利用风险的原因。了解我们的组织面临的独特风险组合,以及我们的利益相关者的风险偏好,对于内部审计增加价值至关重要。”新修订的《规定》在对于风险的观念上实现了与国际的趋同。这对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个直观的要求:在日常工作中要重视风险管理思维的养成,并且将与风险相关的工作成果随时向管理层进行传达。澳大利亚电信公司CAE安德鲁.迪克斯就指出,内部审计部门是整个企业中少数有能力纵观整个企业的部门,内部审计人员除了传统的监督职能之外,完全可以成为企业的经营顾问,而不是将这一部分工作完全让位于外部审计于咨询行业。从理论上讲,没有任何外部中介机构可以像内部审计部门一样了解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目前在国外,内部审计工作中的热门内容已经从传统的财务审计与舞弊审计,开始逐渐向运营风险审计、对遵守法规守则(包括隐私政策)要求的审计、对控制框架有效性的评估等内容倾斜,这些新内容的共同特点是重视对于各种风险的管控,重视对于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如运营风险审计的过程中,对运营过程的检查与提出建议同时就是在帮助公司优化业务流程。在2019年中,国内的内部审计从业者们,也应当开始向这个方向转变自身工作思路,将自身工作更多的同企业的风险管控与日常经营相结合,将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为企业创造价值作为真正的工作目标。
(三)结语
毫无疑问,刚刚到来的2019年对于内部审计行业而言,是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的一年。在党中央与国家审计署的大力支持下,内部审计行业的地位将会随着时间不断提升。笔者希望,内部审计从业者们能够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与综合素质,在新的经济形势与行业变革中大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