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习

首页 / 交流研讨 / 审计学习 / 正文

新冠肺炎疫情催生内部审计方式方法革命

发布日期:2020-03-26  浏览量:

新冠肺炎疫情催生内部审计方式方法革命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方式和习惯,也深刻影响和催生了我国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和方法的改变。尤其是对内部审计这个特殊行业部门的工作方式方法必将产生革命化的影响。


虽然内部审计部门近几年也在不断改变审计方式方法,加大审前分析和非现场审计力度,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及智能化审计手段仍不足,现场审计及大兵团作战的审计方式仍占较大比重,从而影响了内部审计的质量效能和效率,审计成本仍较高,审计风险仍较大。


当前正处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在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为保证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和疫情后内部审计工作能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笔者就改进内部审计工作的方式方法有以下思考,借以抛砖引玉。


(一)科学安排内部审计项目。每年内部审计计划和项目的制订,必须跟踪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围绕外部监管要求及单位和组织的重要工作部署,并结合单位和组织的经营管理状况及内部审计资源情况,本着先急后缓、突出重点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制订安排。在疫情期间,项目安排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先急后缓。与单位组织充分沟通,在现阶段审计人员无法完全到岗的情况下,集中力量优先开展有明确时限要求的审计项目。


二是就近实施。审计实施单位按照就近实施原则确定,没有特殊情况或要求的,一般不单独安排异地交叉审计。


三是尽可能采用非现场审计方式。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己有内外部检查成果能够覆盖责任审计范围的,在个人事项核查清楚的情况下,尽量利用己有内外部检查成果;已有内外部检查成果不足以覆盖责任审计范围的,可通过非现场方式补充开展审计查证,尽量通过系统、邮件、电话等方式进行线上远程作业。必须采取现场审计方式的,也要尽量压缩现场审计时间。


(二)加大日常非现场审计力度。在疫情期间,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审计手段,充分利用己有或研发一批非现场审计方法和模型,充分挖掘使用各种非现场手段,将原本需要在现场审计阶段开展的工作尽可能转化成非现场方式,实施实时在线非现场审计,从而减少或替代现场审计。具体包括以下方式:


一是充分利用审计问卷。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和细化审计问卷内容,通过填表或提供清单台账等方式,收集审计所需资料。


二是充分利用相关业务信息系统。一方面要深度挖掘本单位常用业务信息系统价值。如生产经营企业的产供销分析信息系统、资产负债损益核算分析系统及社会有关监督管理查询系统等;银行机构的经营数据分析、个人事项排查、风险特征筛查、信贷样本查证等,均可全部通过系统完成。另一方面要扩大系统使用覆盖面,与被审计单位充分沟通,掌握其他业务系统情况,通过获取查询权限等方式,直接登录相关系统收集信息资料。


三是有效开展电话或视频访谈。要利用电话或视频方式召开审计进点会、进行审计访谈、沟通审计底稿。进点会和审计访谈是内部审计项目中的重要程序,在疫情特殊时期,为降低人员聚集风险,可改变以往面对面沟通形式,灵活采用电话或视频方式进行,同时做好内容记录。


四是及时调阅电子资料或档案。对于无法通过系统直接收集到的资料,在不违反保密要求的情况下,可联系被审计单位,通过邮件提供相关电子文档、图片等。


(三)改变内部审计组织方式。内部审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审计委员会和国家审计署关于改变审计方式、提高审计质量的要求,将同一审计对象或单位相同或相近的审计项目,实现项目、人员、时间、资源统筹安排,统一进点、分项审计、分类汇总、分别上报,真正实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千方百计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要对审计项目进行评估,根据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的工作情况,从已有成果、机构风险状况、系统支持等维度来评估非现场方式的可行性,适当延长审前分析准备时间。对于经评估确需开展现场审计且具备现场条件(不违反防疫要求)的,要明确现场核查的目标要点,按照最低需要原则,严格控制好人数和时间,保证快速、高效完成现场审计工作。


(四)强化非现场审计工作的领导。各单位内部审计部门要强化对非现场审计,特别是疫情期间非现场审计工作的领导,认真研究疫情期间的内部审计工作方式方法,加强大数据审计分析方法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强化综合分析,以疫情阶段非现场审计为契机,尽快变革内部审计的方式方法,以适应新时代内部审计快速发展变化的需要。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审计局武汉分局